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专题专栏 >> 媒体聚焦 >> 文章内容

江苏之治 | 徐州:“四位一体”开辟乡村治理马庄新路径

多年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在强化基层党建的同时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充分尊重保障村庄发展,不断提升基层民主治理水平。近年来,马庄村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着力打造以党建为引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四位一体”的社会善治马庄模式,开辟了一条乡村振兴马庄新路径。

 

以“党建+”工程为龙头强化党建引领

 

 

多年来,马庄村扎实推进“党建+”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促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开展“党建+服务”、“党建+文化”、“党建+富民”等工程,根据马庄村党委“六个坚持”工作法、“一强三带”工作法,制定适合村情实际的“两包两联”、“十必联”工作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主动走进群众家中,为群众提供基础服务,村庄发生大小事,全村党员都坚持做到以党的形象影响人,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依法治村规范人,用竞争的机制激励人,用党的宗旨服务人,用马庄精神鼓舞人。“党建+”工程将社会治理与群众日常生活相融合,与提高和改善村民民生水平相融合,与群众自我认同、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的村庄自治模式相融合,与村庄中心工作相融合,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新方法,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新路径,全村逐渐形成了“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效益增”的良好局面。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强化德治先导

 

 

“和风化好雨,润物细无声”。马庄村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全市率先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样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引导村民严私德、守公德、养贤德,成为贾汪乃至全市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法治观念、文明素养的“主阵地”,释放出德治在教化人心、凝聚力量、促进和谐中的强大正能量。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乐团编排《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水韵潘安》等多个文艺节目,面向群众宣讲700 余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入脑入心。开展“十佳”评比活动,评选出“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婆婆”等先进典型,促进德治建设,有效地推动了村庄文明风气提升。办起志愿活动,让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坚持精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升旗仪式”、“金马之声”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深扎根。

 

以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为突破强化自治基础

 

 

 

多年来,自上世纪80年代起,马庄村就形成了一套颇有特色的议事规则。通过村民小组会议、理财小组会议、乡贤会议等形式定期商讨,内容从产业转型到村庄发展,从红白喜事到家长里短,无论大事小情,都得到充分探讨,被村民亲切称为“马庄小政协”。2019年,马庄村马庄村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试点工作,注重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成立协商民主议事会议,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开展广泛协商,解决了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在提高村民自治意识、自治能力、推动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政协统一搭建平台,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形成了“群众的事情大家说,村庄的发展大家商”的良好局面。

 

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强化法治保障

 

 

马庄村作为全区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试点单位,按照“一张网、五统一”要求,将司法、民政、信访等多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嵌入5个治理网格,依托大数据平台,形成“网格+网络”,“线上+线下”的联动联控治理体系,实现了乡村法治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按照省委政法委要求,综治、信访、公安、司法、民政、人社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按照社区准入事项审批要求纳入形成“全要素网格”,依托社会治理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一网管控、联动联控,把网格建成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排查矛盾隐患的“顺风耳”、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的“专家团”,有效实现了“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资源共分享”。


主办:中共贾汪区委政法委员会 本网站由:中共贾汪区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苏ICP备09084629号 苏公网安备 32030502000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