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网格”+“积分”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服务民生”
徐州市贾汪区司法局依托网格化治理,通过“网格”+“积分”的模式,引导和激励社区矫正对象主动参与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在关注和服务周围“民生小事”中接受教育。
一是网格划分,成立“自助小组”。依托全区711个网格,将在同一网格内的社区矫正对象自动划分在一个小组之内,选取一名品格好、技能强、热心肠的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小组长。目前,全区264名在矫人员共分为73个网格小组,由组长和副组长牵头负责做好成员登记、家庭信息、材料收发、积分登记等相关工作,帮助成员教育改造。
二是发挥特长,编制“服务清单”。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专业特长,整理编制社会服务清单,包括提供就业岗位、家电维修、汽车维修、农产品种植、家畜养殖、交通维护、清扫街道等29个项目。大泉街道社区矫正对象王某经营一家钢铁厂,为受疫情失业的2名组员及5名别组成员提供就业岗位;潘安湖街道社区矫正对象张某用擅长家电维修的技术,为辖区内义务修理养老院空调,保障了老人夏日凉爽。今年来,共开展义务维修47人次,帮助农耕养殖570人次,清扫街道830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积分管理,实行“激励机制”。按照服务难度、时长、回访满意度,为每项服务打分,由对口负责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负责统计登记积分,每月报至区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进行公示,确保打分的公平公正。对于积分排名靠前的小组和个人每月通报表扬,年底颁发奖状,必要时推荐减刑,激励社区矫正对象形成互帮互助、小组自助、团结协助的矫正模式。